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

宜蘭國小品德教育 11月份核心議題"負責" 品德美文共享


都是別人的錯?
 Laura的廣播節目中曾經講述一個案例,有位四十歲的婦人在州立公園慢跑時,在無人區被美洲獅攻擊並且遇害死亡,當即她的家人對州政府提出告訴,認為「州政府疏於控制山上獅子的數量」,並且沒有標示「美州獅在該區出沒的警告。」
直得令人注意的是,她的丈夫不久就停止對州政府的控訴。「芭芭菈與我會自我反省、自我負起責任,」他解釋到:「芭芭菈挑選跑公園的野生區域路線,並且過於深入野生區,沒有適時的折返。我想這應該不是州政府的錯誤,她應該對這件事情負起責任。」
我們甚少聽到如此情況的結果!並非討論人們在哪個時機才是應該負責,或是哪個時機不必負責;而是不管我們人生中,所有美好以及所有不好的結果,都是我們自己決定所產生!當能夠明瞭應該對自己的人生完全負責時,就會及機尋求解結方案,而不會再去苛責別人,人生就會更加的快樂與健康。
「負起責任」是建立人生主題重要的第一步!

(資料來源: http://163.30.113.9/pzps/modules/tadnews/index.php?nsn=16

 

 

 

 

 

石磨與驢子

中午休息時間,磨坊裡一片寂靜,驢子聽到石磨自言自語的說:「唉!我真是一個可憐的東西啊!每天只能繞著固定的圓周轉呀轉的,轉得我頭昏,轉得我背疼啊!」
「唉!我真是一個可憐的東西啊!每天只有工作、工作、再工作,沒有休息,沒有娛樂。」
「我真是一個可憐的東西啊!每天只能磨著小麥,磨得我灰頭土臉的呀!」
「我真是一個可憐的東西啊!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   驢子在旁聽得不耐煩了,就說:「喂!你說夠了沒有?我都聽煩了!」
   石磨嘟著嘴,自憐的說:「難道你不覺得我是一個可憐的東西嗎?」
   驢子沒好氣的說:「是呀!誰叫你是石磨呢?」石磨聽到驢子這麼說,傷心的哭了起來。驢子看牠哭得這樣難過,才想到自己說錯話了,趕快改口說:「哎呀!對不起啦!正因為你是石磨,所以才能發揮石磨的功能啊!更何況每天我還要承擔你的重量呢?」
    石磨一聽,對啊!每天驢子都必須推著石磨走,如果慢了下來,還要挨主人的鞭子呢!這樣想來,驢子豈不更可憐,但是牠為什麼不抱怨、不哭泣呢?
     驢子看石磨不哭了,就說:「磨麵粉是我們兩個該做的事,只有盡本分好好發揮自己的功能,生活才有意義,我們應該甘願做、歡喜受哪!」
     石磨想想也有道理,從此驢子和石磨都以快樂的心情,在磨坊裡工作著
(資料來源:大愛引航)







打破玻璃的男孩
曾經有一個十一歲的男孩,在院子裡與朋友一起踢足球時,不小心將鄰居家的玻璃打破,鄰居索賠12.5美元。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,足足可以買一百二十五隻能生雞蛋的母雞。小男孩告訴父親:「我不是故意的。」父親卻說:「玻璃是你打破的,你要負責賠償。」小男孩為難的說:「可是我哪有這麼多錢啊?」父親從皮夾裡拿出12.5美元,對小男孩說:「我可以先借給你,但你一年後必須還我。」男孩只好開始辛苦的打工,半年後終於存到足夠的錢還給父親。
這個男孩,就是曾經擔任過兩屆美國總統的雷根
他在日後回憶起這件事時表示,透過自己的勞力來承擔過失,讓他明白什麼是責任。



是小狗的錯
法國的父母對孩子責任感的教育十分普遍及嚴格,誰該負責就要誰負責,即使是孩子也不隨便。一個中國人去法國朋友家做客,吃飯時朋友八歲的孩子拿一小塊麵包逗小狗玩,狗跳起來撞翻他手中的盤子,盤子破掉。男孩子對父母說:「你們看見了,是小狗打碎盤子,不是我。」母親說:「盤子確實是小狗撞翻的,可是你沒錯嗎?」男孩大叫:「是小狗的錯,與我無關。」父親把男孩叫到自己的房間去,要他好好反省自己究竟有沒有錯。
  十幾分鐘後,孩子走出房間,說:「小狗有錯,我也有錯,我不該在吃飯時間餵狗,這是你們多次告誡我的。」父親笑道:「那麼,今天你就該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,待會兒要收拾餐桌,並拿出零用錢賠這個盤子。」男孩點頭表示知道。



小護士的故事
在美國有家知名大醫院,一位老牌外科醫生給病人做開刀手術。一個新來的護士負責手術器具,開刀完成要開始縫合傷口時,這個小護士竟然大膽堅持醫生停止縫合所有的護士都大吃一驚,他是大牌醫生,怎麼會出錯?小小護士又怎麼能當場給他難堪?
原來她依步驟檢查所有的設備與材料是否完整無誤,她告訴開刀醫生:「我準備了12塊紗布,現在只有11塊,還有一塊沒拿出來,必須再找到那一塊。」 不料醫生斷然宣稱「不,我全部拿出來了。」小護士還是抗議「不,我們用了12塊紗布」 外科醫生慢慢地說:「我會負起全責,縫合傷口吧。」
「不!不,不行就不行」小護士不讓步。
這時,醫生抬起頭來,露出他偷偷藏起來的第12塊紗布,笑著說 : 「由於妳的堅持,妳到哪裡都會成功的。」






老鷹的故事
生態學家用望遠鏡仔細觀察後發現,母鷹先用尖嘴啣著一些「荊棘」放置在底層,再叼來一些「尖銳的小石子」鋪放在荊棘上面。乍看之下,總覺得用銳利的小石子當材料來築巢,是很突兀、怪異的,這怎麼能築出一個溫暖、舒適的窩巢呢? 不過,母鷹後來又啣一些枯草、羽毛或獸皮覆蓋在小石子上,做成一個能「孵蛋的窩」。
小鷹孵化、出生後,住在窩巢裡,母鷹按時叼回來小蟲、肉食,餵入雛鷹嗷嗷待哺的小嘴中;母鷹天天供應食物,也細心保護,以防敵人入侵。小鷹慢慢長大、羽毛漸豐,這時,母鷹認為:該是小鷹學習「自我獨立」的時候了!  可是,有什麼辦法能讓小鷹不再眷戀著始終被母鷹呵護、舒適無比的窩巢呢?
有的母鷹開始「攪動窩巢」,讓巢上的枯草、羽毛掉落,而暴露出尖銳的「小石子和荊棘」;小鷹被刺痛得哇哇叫,可是母鷹又很無情地加以驅逐、揮趕,小鷹只好忍痛振起雙翅,離巢他飛。  母鷹殘忍、無情嗎?不,母鷹深愛著牠生養的小鷹!但是,母鷹更渴望牠疼愛的小鷹能成為四處翱翔的飛鷹、像勇者一樣俯瞰大地,因此,必須無情地逼著小鷹「飛離舒適的窩,勇敢地學習獨立、為自已負責!」





認錯
有座山上佇立著兩間廟宇,外表上看來似乎沒有多大的不同,但是其內部的氣氛卻是大不相同。甲廟裡的和尚經常的吵架、相互敵視;而乙廟裡的和尚卻是一團和樂、相敬如賓。
甲廟的住持感到很疑惑,便想到乙廟一探究竟,想找出解答。正當甲廟的住持一踏進乙廟時,恰巧看見乙廟一位正在拖地的和尚,便問他:「為什麼貴廟的師父們可以這樣相處融洽呢?」,剛拖完地的和尚回答:「因為我們常做錯事!」,正當甲廟住持疑惑不解之時,另外兩位和尚進來了,其中一位還滑了一跤,拖地的和尚馬上將他扶起,並馬上跟他道歉:「對不起,都是我不好,是我把地板拖得太溼了,才讓你跌跤」另一位跟進的和尚也道歉:「不!是我不好,我沒有通知你廟裡正在拖地,地上還溼著呢。」跌跤的那位也很不好意思地笑說:「不不不!是我自已太不小心了。」然後三人向甲廟住持告辭,相互攙扶做晚課去了。甲廟住持心中的疑問這下便完全解開了,因為答案就在這一幕當中。
人們往往在問題產生時,會為了推卸責任而與人爭吵,很少有人能第一時間真正反省自己,並且勇於認錯。因為,一般人的認知中,「認錯」就代表著顏面掃地,而且又害怕別人以異樣眼光看他、指責他,所以想盡辦法的否認自己有錯。甚至更糟糕的,還會有一種「若能將過錯轉移到別人身上,那就再好也不過了!」的糟糕想法。但是,人在做,天在看。真相最後終究是會大白的。
你,是個能勇於認錯,為自己負責的人嗎?
(資料來源:http://blog.sina.com.tw/tzeng/article.php?pbgid=35614&entryid=425428)

沒有留言: